產(chǎn)品名稱 |
天鵝絨紫薇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裸根移栽,好的季節(jié)在秋季落葉后至次年的春季期間,把紫薇的樹根進行修剪,之后放在碧護,托布津,泥漿配比好的溶液中浸泡2分鐘,之后種植前,按照之前程序,平整土地,施加農(nóng)家肥和復合肥來增加土壤的肥力,種植株行距可以1.2m高定植苗為例定植,按1m*1.2m株行距可定植3-4年,澆透水。
紫薇開花后形成種子,由于消耗了大量樹體營養(yǎng),樹條上著生的芽當年不能萌發(fā),越冬后第二年抽發(fā)成新枝。如果在8月上旬將盛花紫薇的新稍短截,即剪去全部花枝及三分之一的梢端枝葉,并加強水肥管理。剪口下3-4個芽,經(jīng)過一月的分化后又可形成花芽,在10月1日前可再度開花。
主枝上側枝應選定長勢適中,方向適宜枝條,使主枝與各級主側枝分布合理,上下幾層錯落、優(yōu)雅有序,側枝修剪定干一般留外芽,以利擴大樹冠。春季萌芽后,注意及時抹去過密或直立新梢。自然開心形的,可逐步提高分枝高度,培養(yǎng)高干紫薇。盡量減少開花和結果,有利養(yǎng)分積累。對基部萌蘗一般應及時剪除,紫微枝條能相互粘和,苗圃栽培中常利用這點將基部萌蘗枝纏繞在主干上,幾年后與主干愈合達到快速增粗的效果,甚至可以做一些如花瓶、屏風等的造型。
主干分層形:這種樹形需要明顯的主干和主枝主干分層形。主枝均勻地分布在主干上,一般選留3-5個主枝,在每個主枝分別選留1-2個側枝,把無用,擾亂樹形的枝條剪掉。這種樹形符合紫薇的自然發(fā)育規(guī)律,樹高冠大,適宜于庭院栽培和孤植。
紫薇(拉丁文名:Lagerstroemia indica L.),別名:癢癢花、癢癢樹、紫金花、紫蘭花、蚊子花、西洋水楊梅、百日紅、無皮樹。是雙子葉植物綱、千屈菜科、紫薇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高可達7米;樹皮平滑,灰色或灰褐色;枝干多扭曲,小枝纖細,葉互生或有時對生,紙質(zhì),橢圓形、闊矩圓形或倒卵形,幼時綠色至黃色,成熟時或干燥時呈紫黑色,室背開裂;種子有翅,長約8毫米?;ㄆ?-9月,果期9-12月。紫薇樹姿優(yōu)美,樹干光滑潔凈,花色艷麗;開花時正當夏秋少花季節(jié),花期長,故有“百日紅”之稱,又有“盛夏綠遮眼,此花紅滿堂”的贊語,是觀花、觀干、觀根的盆景良材;根、皮、葉、花皆可入藥。
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高可達7米;樹皮平滑,灰色或灰褐色;枝干多扭曲,小枝纖細,具4棱,略成翅狀。葉互生或有時對生,紙質(zhì),橢圓形、闊矩圓形或倒卵形,長2.5-7厘米,寬1.5-4厘米,短尖或鈍形,有時微凹,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,無毛或下面沿中脈有微柔毛,側脈3-7對,小脈不明顯;無柄或葉柄很短。
———— 認證資質(zhì) ————
最近來訪記錄